东山关帝文化:“忠义仁勇”的当代表达
东山关帝文化:“忠义仁勇”的当代表达
东山关帝文化:“忠义仁勇”的当代表达
东山县非遗项目剪瓷雕作品制作(zhìzuò)。
东南网6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fújiànrìbào)报业集团记者(jìzhě) 赵锦飞 萧镇平 通讯员 欧东茵 谢雯)
“这一拜,春风得意(chūnfēngdéyì)遇知音,桃花(táohuā)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报国安邦志(zhì)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每逢周末下午,在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里,实景表演的“桃园三结义”引来(yǐnlái)众多游客观看,这是东山县从去年12月起推出的一项文化创意项目。
东山(dōngshān)岛铜陵镇区面朝波涛(bōtāo)万顷的台湾海峡,右前方是明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兼兵部尚书黄道周故居(gùjū),左边矗立着(zhe)“天下第一奇石”东山风动石,四周铜山古城环绕,作为关帝文化产业园的核心建筑——东山关帝庙便坐落于此。
对于关帝,别的地方称之“关帝”“关公(guāngōng)”“关圣帝君”,只有东山与众不同,称之“帝祖”。也就是说,东山人(rén)不把关帝当神,而是当家人(dāngjiārén)、当尊长、当先祖。
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副主委(zhǔwěi)林喜勇说,东山(dōngshān)岛关帝庙左廊的《公立关永茂碑记》详细记载了(le)这个来历:清初,由于之前(zhīqián)积极抗清和隶属军户等原因,又经历了迁界、复界,清政府不给东山人入籍。没有户籍,东山人不能科举,不能置业,课税繁重(fánzhòng)。相传漳浦(zhāngpǔ)(当时铜山隶属漳浦)知县陈汝咸以(chénrǔxiányǐ)关帝的名义向朝廷奏请让东山人入籍。清政府最终同意以关氏后裔“关永茂”为总户主设立一大户,让全体东山人加入其中。
“关永茂是一个虚拟的名字,实际并没有(méiyǒu)此人。”林喜勇说,“户主”设立后,东山人有(rényǒu)了关氏的户籍,成了关帝爷的后裔,于是就有了“帝祖”的称呼(chēnghū)。
铜山城依岵嵝山而建,城墙(chéngqiáng)顺着山势起伏,由条石砌成,长1900米,高7米。城内设有守御(shǒuyù)千户所、总镇衙、卫所中营等主要军事基地,西南边有一条(yītiáo)依城区平行而建的西门大街,也就是如今的顶街路,全长800多米,是当时城里通向西门平地的主干道。东山(dōngshān)关帝庙位于古城(gǔchéng)内,与古城同期而建。
从地图上看(kàn),关帝庙地处(dìchǔ)东山岛东北角向海中延伸的一隅,三面环海,岵嵝山为制高点,向来是海防要地、兵家必争之(zhī)所。数百年(shùbǎinián)来,东山关帝庙历经多次扩建、焚毁、重修,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庙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zhe)匠人的巧思与精湛技艺,尤其是庙脊上那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彩瓷剪贴雕格外引人注目。
自1992年起(qǐ),东山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会举办关帝(guāndì)文化旅游节,累计有800多座台湾关帝宫庙的10多万名信徒前来(qiánlái)参加朝圣谒祖活动,东山关帝文化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据铜陵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朱少文介绍(jièshào),近年来,东山县持续(chíxù)推进关帝文化产业园提升工作,完成《铜山古城复兴规划》《铜山古城重要节点改造规划设计》等9项方案,构建“三街两径一环百巷”古城保护框架,编制《东山关帝庙保护管理规划》,联合台湾团队实施《关帝文化一条街(yītiáojiē)》等2项专项设计,推动纶章垂耀坊、城隍庙、关帝行宫(xínggōng)修缮,福成楼、古城墙除险加固(jiāgù)及西门广场(前期(qiánqī))、南门湾(nánménwān)夜间经济一条街、1387铜陵文史馆建设等8个项目竣工。
当地还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推进铜陵历史建筑普查评估建档工作,调查并测绘有保留价值的古宅超100座(zuò),推荐可收储和合作利用的陈沂清故居、高氏大厝、欧式大厝、月眉厝等特色老宅子超10处。目前,铜山古城(gǔchéng)区域属国有或集体资产的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有18处。古城区域的东山旧图书馆修缮激活,成为(chéngwéi)顶街片区的文旅新亮点。实施16个背街小巷项目(xiàngmù),以(yǐ)“绣花功夫”织补城市(chéngshì)肌理,吸引(xīyǐn)各地创客100多位入驻(rùzhù)从事民宿、文创、酒吧、海上运动等。
去年10月,“两岸(liǎngàn)同缘 天下关公”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创(wénchuàng)(wénchuàng)大赛作品展开展暨颁奖仪式活动(huódòng)圆满举办。大赛设有关帝文创概念设计类(lèi)、两岸文创概念设计类、关帝文创实物产品类、两岸文创实物产品类4个类别(lèibié),共征集414份参赛作品,最终决出2个金奖、9个银奖、12个铜奖和20个优秀奖,还评出了1个最佳网络人气奖。
当地陆续推出(tuīchū)一些带有关帝(guāndì)元素的文创产品(chǎnpǐn),如印(rúyìn)有关帝形象的卡通小坐像、钥匙扣等;优化文创产品展陈布置,新增融入关帝、风动石元素的祈福摆件、文创模型等特色产品,希望通过这些有创意的产品,在年轻群体中引发文化共鸣。
虽是如此,但有些文创产品缺乏深度创意(chuàngyì)和文化内涵,线上传播(chuánbō)也大多局限于本地(běndì),始终未能走出“自娱自乐”的(de)怪圈。“周边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足,未能形成完整(wánzhěng)的产业链条,在旅游设施配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林喜勇在有关促进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提质增效的一份提案(tíàn)中也提到了这些问题。
“关帝文化产业园目前着力抓好‘四个激活’。”东山县铜陵镇党委书记李育生表示,一是跟进服务,激活大有街(jiē)旅游商圈;二是激活福成楼和西门广场的招商,继续与上海(shànghǎi)海事大学等(děng)意向运营方沟通进驻运营方案,力争“以最优方案成网红爆款”;三是特色古厝的修缮激活,将(jiāng)陈沂清故居、旧党部及周边(zhōubiān)旧屋等改建(gǎijiàn)成卫戍文化感知和宗祠(zōngcí)民居、非遗、观海风情等旅游参观主题体验馆;四是特色海鲜火锅餐厅的运作激活。
夕阳(xīyáng)为(wèi)风动石镀上金边,关帝庙的钟声与对岸澎湖天后宫的鼓点(gǔdiǎn)遥相呼应。从(cóng)军事要塞到文化地标,从信俗载体到产业矩阵,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的演变轨迹(guǐjì),恰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注脚。当古老的“忠义仁勇”精神邂逅信息时代的表达方式,这条跨越千年的文化血脉正在新时代续写着动人的传承篇章。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